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来访生命科学学院 并作学术报告


2021年11月12日上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在生命科学学院534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植物—微生物同盟的建立”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植物学科姜伊娜研究员主持。植物学科的许玲教授、李超研究员、李小方教授、晏军研究员、赵琼研究员、田怀珍副教授等一批老师以及各年级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踊跃参与。

报告伊始,王二涛研究员以植物根系面对着复杂的微生物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了植物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包括互惠共生、共栖和寄生。在互惠共生共生中,重点讲述了具有重要固氮功能的根瘤细菌共生及磷营养吸收重要来源的菌根真菌共生。在总结经30年共生领域重要的信号及营养网络构建相关工作之外,王二涛研究员深入讲述了课题组于2020年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的有关豆科植物根瘤共生方面的研究,文章揭示了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获得SHR-SCR干细胞分子模块,使其有别于非豆科植物,从而回答了共生领域的一个世纪难题:“为什么只有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截瘤固氮”。此外,王二涛研究员也分享了刚刚于2021年10月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封面文章“A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PHR)-centered network regulates mycorrhizal symbiosis”,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植物磷信号网络控制菌根共生的分子机制。通过绘制水稻-丛枝菌根共生的转录调控网络,揭示植物磷响应转录因子PHRs通过P1BS元件正向调控菌根共生相关基因的表达,高磷环境通过PHR-SPX模块抑制菌根共生。植物直接磷营养吸收途径(根途径)和共生磷营养吸收途径(共生途径)均是受到植物的磷信号网络统一调控,回答了菌根共生领域中植物“自我调节”这一困扰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最后,王二涛研究员将共生关系的理论转移到玉米、小麦和水稻等重要的农艺粮食作物中,强调从绿色农业方面,来提高作物营养和水分的利用效率,促进子孙后代的粮食供应的新思路,是未来共生领域应用发展的努力方向。

对于植物微生物共生领域的老师和学生来说,王二涛老师的讲述启发了他们的专业思维,对该领域有了最新的认识;而对于非专业的师生,王二涛老师用朴实且幽默的专业术语,使大家能对根瘤和菌根有一个科学的认知。报告结尾的时候,王二涛老师自谦的说:“每年都来,没有太多新颖的知识。”但是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每年都能听到王二涛老师对植物微生物共生领域的新理解和新思考,每次都有新收获,从而也有了新的科学问题萌芽。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们积极的向王二涛老师表达自己的疑问,王老师则热情的进行了一一解答。提问环节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现场学术氛围极其浓厚,师生都获益匪浅。

讲座结束以后,各位师生纷纷表示此次王二涛老师的报告让大家收获良多,不仅学习到了该领域资深学者的研究及研究方法,更有助于对自身课题研究以及自身学术思维的拓展,期待接下来有进一步的合作和指导。


简介:

王二涛博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及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方面的研究。建立以脂肪酸为核心的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中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发现植物内菌根因子受体,阐明植物识别共生微生物的分子基础;揭示豆科植物根瘤发育“奠基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等。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Cell(2021),Nature(2020),Science(2017) Molecular Plant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是国际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者。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9年“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2020年“科学探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