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来访生命科学学院并作学术报告


202012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在生命科学学院534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植物微生物同盟的建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植物学科姜伊娜研究员主持。本次报告不仅吸引了植物学科的许玲教授、李超研究员、晏军研究员、赵琼研究员等老师及研究生参与,生态学院的十多名老师及学生也参加了本次讲座。

报告伊始,王二涛研究员以通俗易懂的简笔画向在座的师生介绍了人类在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过程中,逐渐增加对自然界中科学问题的认知,借此鼓励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在座的研究生同学在所研究的领域不断创新,积极向未知领域探索和突破。随后,通过一个个比喻,王老师生动详细的讲解了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和陆生植物菌根真菌共生过程中,从信号识别、传递,到下游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使原本细致于微的分子机制尽现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继2017年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关于“脂肪酸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体系中碳源的主要传递形式”的重大发现3年后,于此次报告前一天20201210日,王二涛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Article成果,研究揭示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获得SHR-SCR干细胞分子模块,使其有别于非豆科植物,从而回答了共生领域的另一世纪难题:“为什么只有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截瘤固氮”。本次报告中,与会老师和同学随着王老师的讲解,共同体会了这项成果发现过程中的起承转合以及8年不懈努力背后的趣事。

王二涛研究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同学们对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有了全面的了解,对豆科植物能够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随后,各位老师和同学就感兴趣的内容积极提出问题,王二涛研究员热情地进行解答,报告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王二涛博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及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方面的研究。建立以脂肪酸为核心的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模型;发现菌根因子受体及受体复合,并解析了菌根因子信号转导途径等。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Molecular Plant, The Plant Cell, Cell Research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对植物-微生物共生领域有重要影响。获2014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8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9“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20科学探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