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王林发校友专访


 
  继专访89级本科校友张艳萍女士和94级本科校友肖云平先生之后,6月28日上午,77级本科校友,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新生感染性疾病领域杰出的科学家,王林发院士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并与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院校友联谊会秘书长徐敏华,多位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此次活动由生命科学学院校友联谊会、青年教师联谊会、工会、团学联以及研究生会共同举办。座谈会由院党委副书记徐敏华主持。
 
 
  “对于这次的座谈交流,是我有史以来准备的最认真、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次,我是个‘好学生’,我严格按照老师给我的访谈提纲认真备课哟。”一开场,我们就被王院士亲切和蔼、风趣幽默中透露出的科学严谨与认真执着所深深感染。“我从松江来到上海华东师大,再公派美国读博到澳洲执教搞研究最后到新加坡,39年时空的穿越,历经四个国家、五个研究所。曾经有一些迷茫,当然最终也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在科研上的归属,并有所成就。这次访谈会我会更多的侧重于这段经历来跟大家交流”王院士这样讲到。谈到为何选择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为何选择出国留学、如何成为院士等话题,王院士妙趣横生的回答引来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和阵阵笑声。对于从小就好奇收音机里毛主席的声音是如何传出来,喜欢钻研机械构造的王林发校友却因为“被抽签”进入华东师大学习生物,以至于虽之后被公派出国读博,并在期间发了五篇高质量论文,却仍未把生物作为最大兴趣所在,“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极尽所能,竭尽全力,求真务实”的理念使得他从未放弃,并最终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安全实验室开始了使他兴趣盎然的新生感染性疾病领域的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蝙蝠这一古老的哺乳动物,提出了蝙蝠与病毒的“和平共处”与其长寿相关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系列假设及后来揭示其中的一部分的生物分子机制,在SARS溯源、追溯Hendra和 Nipah病毒与动物及人类的关系、蝙蝠分子免疫学等领域引领了全球科学研究方向。
 
 
 
  “成功就是用自己80%的能力和努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做的比大多数的同行要好”。王院士坦言道;“科学家的生活并不都是枯燥而单调的,我也从不会因工作而疏远家庭。我喜欢养花并在花园中设计了自动浇水装置;37岁开始学习网球,并参加比赛拿冠军;50岁以后开始打高尔夫,现在正在练习操控无人机。我最自豪的就是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儿女各有成就”。王院士的生活总是充满着新鲜和挑战。“鼓励,民主,榜样”他用这三个词概括了自己是如何培养子女以及引导学生。
  对于母校情,王林发校友深有感触。每当提及母校,王院士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教导自己的恩师们。王院士感慨正是由于他们的谆谆教诲,才使得他这样的寒门学子能够学有所成。“勿忘初心,为人师表,诚信合作,共创未来”是王林发校友专门为院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写的寄语。不忘初心,心怀母校发展,“做人比搞科研重要,搞科研比出论文重要,出论文比当院士重要,希望华东师大培养的新一代学者可以在平衡人生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科学与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表达了王院士自己对母校的期盼。
  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王林发院士坦言回到母校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和青年教师及同学们开展这样亲切而深入的交流。徐敏华副书记代表学院感谢王林发院士分享自己科研之路的点点滴滴,让大家都认识到求实与创新在科研之路上同等重要,也启发我们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希望通过此次访谈,引导在校学生及青年教师奋发图强,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