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在生命科学学院534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植物学科主任许玲教授主持,植物学科教师晏军、李超、姜伊娜、李小方、孙越、聂好真以及生物化学学科的张美玲等老师聆听了本次讲座。
报告伊始,王二涛研究员以富有哲理的简笔图向在座师生展示了人们认知领域的局限以及未知领域的广阔,强调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在于突破某一方向的界线,特别是鼓励在座的研究生同学要不断向外开拓领域空间,引起了台下师生的共鸣。
粮食与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人们不断开垦土地、施肥用药,由此造成的环境恶化及污染日益加重。如何在保持粮食较高产量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收到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与其形成共生或寄生关系。基于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研究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互动关系,有助于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报告中,王二涛研究员以生动有趣的事例解读了典型的豆科植物-根瘤细菌及陆生植物-菌根真菌共生的概念。其中,详细介绍了植物与微生物共生关系中的特异性“交流”:即植物在与微生物相互识别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特异的信号分子,如:植物释放类黄酮刺激根瘤菌释放结瘤因子(Nod Factor),进而又被植物所识别;植物释放独角金素内酯刺激丛枝菌根产生LCOs等菌根因子(Myc Factor)被植物识别后,启动下游一系列共生相关基因的表达。随后,王二涛研究员基于这种共生关系,谈到其在玉米、小麦和水稻等重要粮食作物上的应用前景。希望通过遗传改造的方式,建立起非豆科植物的根瘤共生体系,以增强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粮食供应水平。
王二涛研究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同学们对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了更全新的认识。随后,各位老师和同学积极提出问题,王二涛研究员热情地进行解答,会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王二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2019年“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973计划”青年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和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等。2003年于河南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从事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方面的研究。建立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营养交换的新理论模型;克隆菌根因子受体复合,并阐述了菌根因子信号转导途径等。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系列,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Cell和Cell Research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对植物-微生物共生领域有重要影响。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和2019年“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