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晚,由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杂志主办的“中学生物学教师素养提升公益直播”如期开讲。本次直播特邀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生物学教研员、人教版教材培训专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吴志强教授,以“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命题实践”为主题,深度解析作业设计的育人价值、学科框架及命题策略。直播吸引了全国3300余名生物学教师在线学习,互动热烈。本次直播由《生物学教学》杂志常务副主编李增娇老师主持。
1、作业的本质及育人价值
吴教授强调作业设计和命题是教师的重要专业能力,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明确作业与试题的新内涵、体现学科价值并遵循规范规律,其本质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完美结合。
在阐述作业的本质及育人价值时,吴教授介绍了作业概念的演变。从古籍中最初指代体力劳动,到国外曾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再到现代教育中,作业的内涵不断丰富。如今,作业不应只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更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作业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多方面发展,是教育学的补充和评价手段之一。
2、生物学作业设计的框架
谈及生物学作业设计框架,吴教授提出应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维度进行设计。课前作业以知识性自主预习为主,为课堂学习铺垫,形式包括知识回顾、预习引导和资料收集;课中作业是主体性课堂学习,通过各种活动强化学生对生物学科概念原理的认知构建,调控教学进度,注重思维加工和成长,强调理解巩固、概念思维拓展和应用实践;课后作业则具有多元性,满足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包括知识巩固、拓展延伸和实践操作。同时,作业形式可分为书面表达作业和实践活动类作业。书面作业用于检测学生对重要概念、学科思维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实践活动类作业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如实验探究、观察、制作、调查等,通过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成果。
吴教授还指出,作业设计要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作业内容可通过选题、改编、自主开发等方式确定,且题目组合要考虑内在逻辑、互动多样、个体差异和可操作性。他分享了自己曾进行的分层作业实验,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3、试题命制的原则与程序
在试题命制方面,吴教授介绍了试题命制的原则与程序。一套试题由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四要素构成。命制试题要遵循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真实情境为素材、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等原则。在准备阶段,教师需学习、理解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与描述,明确其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并从学生视角分析试题的素养要素与水平。
试题命制的流程包括明确试题类别、创设真实情境、合理设问与确定答案、审核修改定稿。吴教授结合多道高考题,如遗传题、植物激素题等,详细阐述了如何基于不同认知层次设问,以及真实情境对试题质量的重要性。他强调,审核定稿时要确保试题无科学性错误,考虑整体关联性、与学生认知的一致性等多方面因素。
本次直播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许多老师在留言中表示收获颇丰,对即将到来的教学、作业设计比赛有很大帮助。正如主持人李增娇老师所说,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专家,还应成为评价专家,作业设计和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直播为教师们在生物学教学的评价环节指明了方向,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