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高 山:肿瘤免疫逃逸


报告题目:肿瘤免疫逃逸

报 告 人: 高 山 教授

主 持 人: 李 磊 研究员

报告时间: 2025年3月26日 16:00-18:00

报告地点: 闵行校区生命科学学院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导,国家杰青获得者;英国牛津大学医学肿瘤学博士;hLife和Science Bulletin编委;研究方向聚焦在肿瘤新驱动突变及其调控。以通讯作者在Dev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5、2023、2022、2020), Nat Commun (2024), J Exp Med(2024), Sci Adv(2020), Cell Rep(2019), Cancer Res (2021、2019), Sci Bull(2024), Oncogene(2024)等杂志发表40多篇论文;公开专利23项(包括三个国际PCT),获得授权9个(一个国际PCT)。


报告内容简介:

肿瘤发生和发展依赖自身驱动突变和免疫系统的逃逸。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就是利用高表达免疫检查点的配体,即PD-L1或PD-L2,来结合免疫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PD-1,从而导致免疫细胞的失能,使其获得发生和发展。靶向这个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的抗体开发,使得很多类型肿瘤患者获得收益。然而也面临着应答率低、耐药性以及部分患者发生“超进展”。我们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我们首次发现肿瘤细胞表达PD-1,并且利用其配体PD-L1,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但在冷肿瘤个体中,肿瘤细胞同时高表达PD-1,接受靶向PD-1/PD-L1抗体治疗后,会导致患者发生“超进展”(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20),这是首个“超进展”理论。揭示了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中的补体C3、PD-1和PD-L2在肾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首先,发现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C3能够优先进入髓性细胞,并诱导CCL2和CXCL1表达,进而导致抑制型髓性免疫细胞增加,促进肾癌的转移;接着,发现PD-1破坏外周T细胞稳态促进肿瘤免疫逃逸;最后,发现PD-L2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抑制免疫反应,增强肿瘤的免疫逃逸能力(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25;Cancer Letters,2025;Cell Death & Disease,2024); 鉴定了两种新型PD-1剪接异构体——PD-1^28和PD-1-IR2,揭示了它们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关键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并探讨了它们拮抗PD-1/PD-L1药物的分子功能,提出了优化免疫治疗策略的新思路(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2025)。同时我们发现调控PDCD1的RNA的两条信号通路,并且研究其调控分子机制,联合靶向这两条通路和PD-1抗体展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返修中)。


25.3.26 2 海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