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美国佐治亚大学助理教授杨黎老师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Regulation of the growth-defense balance in plants: lessons learned from virulence effectors”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植物学科李超研究员主持。
杨黎教授,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硕士阶段参加交大和中科院联合培养计划,在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黄海实验室研究拟南芥叶片的极性建成。毕业后,从2006年开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院院士Scott Poethig实验室研究小分子RNA控制的相变过程,在Plant Journal, Development, PNAS, eLife等杂志发表了多篇关于小分子RNA生物合成和功能的文章,并于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阶段,在北卡罗莱纳大学,院士Jeff Dangl实验室研究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近期发表于Cell Host and Microbe, PNAS等杂志的文章推进了对于病原体效应蛋白如何调控宿主的抗病反应的认知。今年8月开始,受聘于美国佐治亚大学任助理教授,将致力于研究植物抗病和生长发育的协调和互作机制,旨在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状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其生长发育的抑制。
本次报告的主题是激活植物的抗病反应通常会抑制其快速生长。研究植物体如何协调抗病与高产的矛盾对 农作物育种有着重要的意义。病原体产生的效应蛋白(Effector)可以通过直接结合宿主体内的靶蛋白,进而削弱或者改变宿主的抗病反应。通过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杨教授等发现植物体内的一类TCP转录因子可以被不同病原体(细菌,卵菌和真菌)的效应蛋白所结合。家族成员TCP14在应对细菌侵染的过程中抑制茉莉酸信号途径;而丁香假单胞菌产生的效应蛋白HopBB1通过结合JAZ蛋白促进TCP14的降解,从而激活茉莉酸途径,提高细菌侵染效率。有趣的是,HopBB1仅仅改变茉莉酸途径中参与抗病的下游,而不影响植物整体的生长。其他TCP蛋白也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抗病中。同时,TCP蛋白广泛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因此,通过研究它们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以及效应蛋白如何影响TCP转录因子的功能可以为我们提供抗病和生长发育交互作用的新机制。
杨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加深了在座老师及同学们对于植物生长与免疫的理解,也激起了大家对于该研究领域的兴趣,引起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