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姜伊娜研究员在菌根共生中脂肪酸营养交换的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绝大多数陆生植物借助自身的根系,通过与菌根真菌形成互利共生,高效从环境中获取磷、氮等营养,并把碳源传递给菌根真菌,向生态系统输入碳源。共生关系的建立依赖于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的信号交流和营养传递。近日,我院植物学科姜伊娜研究员与谢秋瑾博士合作在Molecular Plan 在线发表了题为“Medicago AP2-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 WRI5a Is a Master Regulator of Lipid Biosynthesis and Transfer During Mycorrhizal Symbiosis” 的论文。该研究发现在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过程中,苜蓿转录因子 WRI5a 是脂肪酸碳源和磷营养交换的分子开关。 

 
  2017年,姜伊娜等人以典型的模式共生真菌(丛枝菌根菌)为研究材料,通过稳定同位素标定、分子生物学及代谢生物学等手段的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蒺藜苜蓿)合成脂肪酸,脂肪酸通过植物STR/STR2转运蛋白进入到菌根真菌中,建立了以脂肪酸为主要碳源营养的菌根共生营养交换的新理论框架(Science, 2017; Molecular Plant, 2017)。但碳源营养-脂肪酸在植物和菌根真菌之间的转运调控机制还不清楚。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蒺藜苜蓿的转录因子WRI5a受到菌根真菌分泌的Myc Factor的诱导,结合在启动子的AW-box区域激活目标基因的表达。实验证明,WRI5a可以与STR启动子上的AW-box结合,从而激活脂肪酸转运蛋白STR的表达,调控脂肪酸的转运。在WRI5a基因突变体中,菌根真菌的侵染率降低。然后将WRI5a基因过表达后,菌根真菌侵染显著增加,并且植物总脂肪酸和C16:0脂肪酸含量均明显提高,表明WRI5a基因在菌根真菌侵染过程中,对植物脂肪酸的合成具有正调控作用。除此之外,该研究还发现,WRI5a基因可以激活植物磷转运蛋白MtPT4的表达,对植物从菌根真菌中吸收磷营养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图示:菌根共生过程中脂肪酸的转运调控模型
 
  该研究主要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多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姜伊娜研究员与博士生谢秋瑾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启明星等项目的支持。
 
  作者简历:
  姜伊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201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硕博学习,并于2010-2011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进行访学,2013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期间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资助、赛诺菲—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等奖励。2017年11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双百人才计划”紫江青年学者,并获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青年启明星项目等计划资助,主要致力于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分子机理研究。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营养代谢及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2)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发育调控和致病机理分析;3)植物激素及次生代谢途径的防御调控机理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cience, Mol. Plant., J. Plant Biol., Can. J. Plant Pathol.等高水平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