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生物学一级学科本科直博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一级学科本科直博生培养方案

071000

(生命科学学院)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生物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运用外文协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一)培养方式

本科直博生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后,一方面进行必要的课程学习,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学术视野;另一方面开始着手科学研究。对本科直博生的课程要重新设置,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和培养需求;课程时间一般为一至二年。以资格考核的结果作为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依据。

通过资格考试的本科直博生进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论文阶段,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到四年;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可按照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进行培养,时间一般为一到二年。

本科直博生一经确定导师,采取由导师负责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方式。注重于发掘博士研究生的主动、独立、创新等能力。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至六年。若在五年内不能完成预定的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

三、主要学科方向

1.       植物学

2.       动物学

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生理学

5.       神经生物学

6.       生态学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1)本科直博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必修课和学位选修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必修课和学位选修课为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2)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必修课程进行考试,选修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3)跨专业入学(原则上硕士专业与博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历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硕士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的23门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

4)本科直博生总学分不少于35分,在第三学期末(最迟于第四学期末)必须修满所需学分,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学位公共课为8学分,其中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学分);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公共选修课I》指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技术研究方法类公共选修课等,研究生可选修其中一门(2学分),或以学位专业课学分抵充。

学位基础课(必修)为4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至少应修满1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为8学分。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中英文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任课教师

学位公共课

8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World

2

第一学期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4

第一学期

 

学位基础课(必修)

4学分)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life science research

4

第一学年

李晓涛等

学位专业课(必修)

(至少15学分)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原理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3

第一学期

翁杰敏等

细胞与免疫学研究方法与原理

Cells and immunological technology and principle

3

第一学期

钱旻等

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技术与原理(生物信息学专业必修)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technique and principle

3

第二学期

石铁流等

生物材料学(生物材料学专业必修)

Biomaterials

3

第一学年

程义云等

形态观察技术与原理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echnique and principle

3

第二学期

赵云龙等

细胞信号转导

Cell signaling transduction

3

第一学年

江文正等

实验动物学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3

第二学期

李大力等

植物学研究方法

Methods for plant sciences

3

第一学年

许玲等

植物学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Botanical Research

3

第一学年

许玲等

动物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Methodology for zoology research

3

第一学期

李二超

水生生物学总论

Principles of Hydrobiology

3

第一学期

姜晓东

神经生物学

Neurobiology

3

第一学期

张季平等

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Method for neuroscience

3

第一学年

林龙年等

高级生态学

Advanced ecology

3

 

邹春静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 ecology

3

 

王正寰

跨学科课程

3

 

各位导师

学位选修课

8学分)

研究方向选修课

3

第一学年

各位导师

科学研究技能训练

Training for skills and abilitie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5

第一、二、三学年

各位导师

五、科研成果要求

本科直博生须达到以下要求,并得到导师同意后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程序。

1.积极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参加院级学术报告的次数每学年不少于相关学科该学年总次数的60%(由学院研究生教务统计)。

2.院部的本科直博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1)在NatureScience等超一流学术期刊以及Nature子系列、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或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SA》)等一级学科顶级期刊综合版上合作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不区分作者与作者单位排序);

2)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为研究生的导师,在理工科一级学科顶级期刊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

3)本人为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为研究生的导师,在学校版二级学科一流期刊或影响因子IF ≥ 3.0SCI(包括SCIE)期刊(不含增刊、副刊)上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

4)本科直博生在学期间至少在核心期刊(研究生院核心期刊目录及以上)及以上刊物发表研究性论文(不含综述性论文)2篇(含2篇),其中至少1篇论文必须发表在SCI收录刊源上;

5)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是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外发表(含正式录用)研究型专著(具有ISBN号)1本。

3.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本科直博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

累计影响因子(IF≥4,并且必须具有1篇第一作者(含并列第一)的SCI论文。

IF计算方法:IF = SIFpub × (1/n) + 专利×数目

注:IF:影响因子,IFpub:所发文章的影响因子,n:本人在文章中的排名。

专利:未批准专利作为IF=1,授权专利作为IF=3

4.导师可以决定本科直博生是否参与学位论文答辩,但本科直博生只有在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5. 生物信息学方向按以下标准执行:

本人为第一作者(含并列第一),华东师范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为研究生的导师,在影响因子IF ≥ 4.0SCI(包括SCIE)期刊(不含增刊、副刊)上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

六、培养环节考核

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考核分为年度报告、研究生伦理与学术规范、资格考试、论文开题、科研成果要求等。

(一)年度报告。每学年末,博士研究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与科研进展,并填写《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年度报告表》,经研究所、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二)研究生伦理与学术规范考核。该考试以博士生自学为主,网上考核,一般需在第三学期结束后完成。

(三)资格考试。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后,方可申请参加资格考试。依据研究生院制定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办法》,我所的资格考试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前沿知识、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两部分,其中“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部分的考核以提交命题论文形式进行。论文题目由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委员会事先拟定,参加考核的学生抽签决定自己的论文题目。在论文题目确定后,学生需在3天内提交论文,并择期进行答辩;“前沿知识、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内容以口试为主,学生在参加考试之前,需提交本人在就读期间发表的本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专著等能反映本人学习和科研水平的学术成果。考试采用专家提问和随机抽题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博士生的考试时间为12小时。

(四)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不少于30次的学术讲座,其中包括在本所范围内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

(五)论文预答辩

预答辩的具体实施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预答辩实施办法》执行。

(六)科研成果审核

对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进行审核,科研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七、学位论文要求

本科直博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前沿性与创新性,应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主体,反映作者已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本学科上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一)论文选题:必须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学位论文题目。

(二)论文开题:在通过中期考核后进行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可行性论证和创新环节,并列出相关的文献资料。

(三)论文撰写: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和论文撰写的进展。在导师指导下不断完善研究和论文内容,方法和思路。该阶段时间不少于1年,以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四)论文预答辩

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院系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

(五)论文评阅和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