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水生动物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创新与食品安全
报告人:陈立侨 终身教授
主持人:王 群 教授
时 间:10月10日13:30
地 点:闵行校区二教401教室
报告人简介:
陈立侨,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水生动物营养学、水生生物学和种质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先后赴加拿大Toronto University、美国Auburn University、Hawaii University和澳大利亚Flinders University等从事近三年的合作研究。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及生态重点开发实验室学术委员。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科学基金41项,参加了17项基金(包括3项国际合作)。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收录60篇),参编著作3本。研究成果“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学及其环保型配合饲料的研制开发”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参与完成的“鲟鱼人工驯养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第八)。1996、1999年先后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7年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分别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5年)和上海市“曙光跟踪培养”项目计划(200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七、八和十三届学科组评审委员,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报告人简介: 经过近90年的发展后,水生动物营养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并已跨入一个新的纪元。然而,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工业目前面临着蛋白源紧缺、环境污染、水产品品质、水产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动物营养研究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营养、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乃至全球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工业发展的主题。本报告在总结近年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多年的积累,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简要分析,评估了制约我国饲料工业、产品安全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对今后水产营养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建议。主要内容包括:(1)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规范化;(2)水产动物营养基础的相关研究;(3)新型饲料源开发的必要性;(4)营养与品质、安全;(5)有关营养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