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Hepatic lipid metabolism �C implications in steatosis, ER stress, and hypertriglyceridemia


题 目:肝脂代谢在脂肪变性、内质网应激及高甘油三酯血症中的意义
报告人:姚泽民 教授
主持人:袁崇刚 教授
时 间:10月27日 13:30 - 14:3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B318
 
报告人简介:
  姚泽民,1982华东师范大学年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 1988年获加拿大British Colunbia 大学博士,现任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教授,系主任。
  姚泽民博士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格拉德斯通心血管病研究所进行了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aopB-100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组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1990年,姚博士被任命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生物化学专业助理教授,同期,兼任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并在渥太华大学健康中心从事科研工作。2001年,姚博士被正式任命为渥太华大学教授,并自2002年起担任该校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主任。姚博士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脏脂质代谢。
 
报告内容简介:
  肝脏的脂质平衡,特别是甘油三酯的平衡,是通过其生物合成,转化,储存以及分泌过程的相互平衡得以调控。基因组相关性研究发现患有高脂血症的个体存在着多种基因的突变,包括APOB, APOA5, LIPC, and ANGPTL3. 该报告将要介绍的研究数据指出人apoB-100蛋白结构中,存在负责调控肝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及分泌的调控结构域。而实验结果亦表明,在压力条件下,apoC-III(一种由APOA5-APOA4-APOC3-APOA1基因位点编码的交换载脂蛋白)对促进肝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起重要的作用,并因此而缓解脂肪肝以及内质网应激。通过最近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存在于内质网/高尔基微粒体腔中并富含脂质体的成分,这种成分有可能对肝脏脂质平衡起关键的调控作用。这些发现指出,肝脏脂质体代谢生理病理学研究中,存在于内质网/线粒体,内质网/胞浆脂滴交界处的甘油三酯富含体的重要性。
 
生命科学学院
201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