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80后研究员程义云|在多学科交叉领域从事创造性研究的青年科学家


  日前,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我校80后研究员、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程义云获此殊荣。

  1982年6月出生的程义云,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受聘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员,同年8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他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J.Am.Chem.Soc., Angew.Chem.Int.Ed.等高水平刊物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0多篇,这些论文影响因子总和超过500,他引2000多次,被国际著名出版社Wiley邀请作为主编编写英文著作一部。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担任国际刊物Current Drug Discovery Technologies的地区编辑以及Letters in Drug Design & Discovery的编委。 

  除了在学术研究领域成果斐然,程义云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热心参与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生学术沙龙等活动,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其指导的学生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一、二等奖。

 

我校80后研究员、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程义云获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记者:恭喜你获得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请介绍一下这个奖项在化学界的地位和作用。

程义云:这是中国化学会为了表彰在基础化学、应用化学等领域表现比较突出的青年化学工作者于1983年设立的一个荣誉奖项。候选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大部分获奖者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对年轻的科研人员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激励作用。

记者:请介绍下你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谈谈其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程义云:我们课题组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具体包括四个方向:高分子基因和蛋白质载体,高分子药物载体,光热治疗和光控药物释放,以及智能水凝胶的研发,这几个方向均是围绕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前沿领域和关键科学问题来开展的。就拿高分子基因和蛋白质载体来说,我们目前已经成功研发了几种高效、安全的高分子材料,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了商业性转化。这些材料不仅为生物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过程提供了便利,也非常有潜力应用到临床基因治疗当中。

记者:是什么激发了你对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兴趣?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怎样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引领你走上科研之路?哪些人或事对你影响很大?

程义云:我本科学的是高分子化学,研究生阶段转而攻读了生物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又选择了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博士后研究。这三个学科看似不同,但是互相融汇,密不可分,所以我的整个学习经历使得我非常热衷于在化学、材料、生物,以及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研究。

  我的四位导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施蕴渝教授、徐铜文教授、何平笙教授,以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夏幼南教授。他们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对科学问题的执着一直是我的学习榜样,是他们的支持和悉心指导让我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间的学习,那里浓厚的科研氛围使我坚定选择了科研道路。当然,我的家人对我的科研工作非常支持,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记者:你曾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这一年的访问交流对你的学术研究有怎样的影响?在你的具体研究中,你怎样积极转化在美国学习到的一些经验?

  程义云:这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我之前主要从事高分子相关研究,博士后期间开始接触一些无机纳米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也开拓了学术视野。这也为我后来的一些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比如我目前从事的光控药物释放的相关课题就是从博士后研究工作中获得了灵感。 

  记者:你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特别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据我所知,生科院有一流高效的科研团队,但同时科学工作又是一种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这两者应该如何融合起来?你所在的团队又是如何操作的?

  程义云:没错,科研工作十分重视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的科研团队是一个多元化的队伍,有化学背景的,有材料背景的,有生物背景的,也有医学背景的,大家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所做出的成绩也都是集体力量的结果。另一方面,想要在科研方面取得成绩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我们的科研团队成员都非常年轻,大家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都希望能够在科研的黄金年龄段做出一些成绩来。

记者:作为80后研究员,你认为当前科研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哪些方面还有待改善?

程义云:我觉得如何能获得足够的科研经费是当前青年科研工作者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特别是在科研工作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要努力在自身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另一方面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和科学界同行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在我国科研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此外,科研工作者们的待遇相对很多行业来说偏低,所以为了避免很多有志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的青年工作者离开科学界,去选择那些挣钱快挣钱多的行业,希望国家能够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提高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待遇。

记者:你的学术研究成果已经在科学界与社会上产生积极的影响,除了学术研究,你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成绩斐然,请问你是如何将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的? 

程义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我的很多工作离不开我学生的勤奋和努力。在培养学术人才方面,我不仅注意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更注重对他们学术思想的提炼以及科研视角的指引,我觉得这才是他们以后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所应备的能力。在拓宽学生视野,与国际科研接轨的同时,我每周要和实验室的学生“一对一”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讨论项目进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鼓励学生提出原创性的研究思路。为了尽快让学生们了解整个学科的前沿进展,最近三年来我每周坚持为学生讲解NatureScience等顶级刊物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样每个硕士生学习期间相当于阅读了600篇顶级文献,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业期间相当于阅读了1000篇文献。这还不包括他们自己阅读的文献。当然,在这个过程里,我自己的收获也非常大,在阅读讲解过程中提升了我对整个生物材料领域的认识。

记者: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强调科研精神和能力要从大学生抓起,近年你指导我校学生连续两届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请谈谈你在科学教育、培养科学人才方面的心得体会?

程义云:其实过去三届“挑战杯”都有我的学生获奖,2011年我指导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冯雪岩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我们课题组比较注重对本科生的科研指导,这和我自身的经历应该是密切相关的。我在读本科期间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实验室里,和研究生一样开展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正是本科期间的实验室经历,让我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觉得越早培养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对他们将来的人生规划越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比如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间指导的本科生李乙文,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习和博士后研究,在四川大学担任教授。作为一名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指导的学生能够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所以平时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非常重视。

记者:对于未来的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华师大在这个领域的远景,你有怎样的规划和想象与我们一同分享?

程义云:对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计划,我不敢说得太远,只能说近一点的目标。我们近期会对我们研发的一些蛋白质载体材料进行优化,实现成果向市场转化。此外,我们还会和临床医院进行密切合作,一起来评估我们制备的材料在临床转化中的可行性,从而指导我们设计和研发出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医用生物材料。同时也希望华师大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能够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学科。

 

 

文|田波澜 图|陈颖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