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4月27日 闵行校区报告 如何界定中枢神经系统预外周神经系统的分界面


题目:如何界定中枢神经系统预外周神经系统的分界面

时间:2010年4月27日上午10:00-11:30

地点:闵行校区实验B楼307

主讲人简介:
主讲人Patrick CHARNAY教授,1978年获得巴黎十一大自然科学博士,1981年至1984年间在美国哈佛大学Tom Maniatis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84至1988年为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负责人(德国海德堡),1989年至今担任巴黎高师集团负责人,生物系分子遗传实验室主任,1997年起任巴黎理工学校教授,2000年至2005年间担任巴黎高师生物系主任。
 
主讲内容简介: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分界处由各种细胞组成,且可对不同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群之间予以划界。Charnay博士研究小组此前发现了一种特定神经胶质细胞(Boundary Cap Cell),可参与中枢神经系统中运动神经元的限制,而且这些细胞似乎是外周神经系统的多潜能性前体细胞,进而分化成施旺细胞、卫星细胞及背跟神经节感觉神经元。Charnay博士将与我们讨论关于星形胶质细胞、少突细胞与施旺细胞在界面两侧的分界问题。其研究小组的结果表明,小鼠施旺细胞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界限区分是必要的,而这一功能是受Krox20转录因子调控。一例人的外周性神经病变病例的研究表明相同的作用机制也存在于人体中,这些工作首次分析了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中施旺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和细胞界面产生和控制的作用机制。对于该作用机制的了解有望为再生医学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最后,Charnay博士还将介绍一个有趣的新发现,非施旺细胞和裸露轴突的相互作用可以促使髓鞘形成过程的发生,预示了这可能诱导非髓鞘细胞向髓鞘细胞的正常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