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校庆学术报告会目录(自然科学系列)


 
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校庆学术报告会目录
(自然科学系列)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编制
2008.10
 
 
庆祝华东师范大学建校57周年
校庆报告目录
第一场:10月08日13:30. 3
第一场:10月21日09:30. 7

第一部分:校级学术报告

第一场:10月08日14:00

  目:联烯化学最新进展
报告人:麻生明 院士
主持人:何品刚 教授,化学系系主任
  间:10月8日14:00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校长培训中心一楼)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重大、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创新方向性项目”以及“九五”重大基础研究等项目。曾获得Mr. and Mrs. Sun Chan Memorial Award, OMCOS-Springer Award, 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
报告内容简介:

第二场:10月13日9:30

  目:仿生催化和生物传感
报告人:陈洪渊 院士
主持人:何品刚 教授,化学系系主任
  间:10月13日9:3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陈洪渊,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81-1984年为德国Mainz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目前兼任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化学化工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成员、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学科、学部评委;中国化学会理事,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质量协会与质量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测试协会与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 Res. in Chin. Univ.》副主编,《中国化学(英)》、《中国科学(中,英)》等刊编委。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化学委员会国家代表。他所主持的科研组已经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450多篇,论文被他人引用2000多次; 合编著译书8册,专利5项。 迄今已指导博士后8名, 培养博士42名,硕士33名。此外,他还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及教育部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人才培养奖等奖项。
报告内容简介:

第三场:10月21日14:00

  目:纳米材料的发展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报告人:林励吾 院士
主持人:何品刚 教授,化学系系主任
  间:10月21日14:00
  点:中山北路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报告厅(2楼)
报告人简介:
林励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咨询委员会主任,催化学报主编,“Catalysis Letters”,"Topics in Catalysis”等国际刊物编委。目前结合国家能源,化工发展需求从事催化剂及催化过程研究,涉及催化反应化学,催化新材料、新工艺,催化剂表面结构和反应性能等方面的研究。60年代他研制出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及工艺,缓解了当时国内航空煤油短缺的严重问题。70年代与石油部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多金属重整催化剂。80年代研制出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生产洗涤剂原料。在催化剂制备科学、烃类转化、C1化学及甲烷转化方面提出了创新性的概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60年代提出的“电子酸性催化剂金属担体相互作用规律”和90年代提出的担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的“夹心模型”。1964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先后获轻工部二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一等奖及国家发明三等奖,今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报告内容简介:
介绍了国外对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情况,并详细介绍了他本人在纳米材料方面开展的工作。
 
信息学院

第一场:10月08日13:30

  目:关于我国发展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若干思考
报告人:褚君浩院士
  间:10月08日13:30
  点:信息楼一楼147室
报告人简介:
褚君浩,男,1945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2003年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成像信息联合实验室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编。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次( 1987年四等奖、1993年三等奖、2005年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 项、二等奖 2 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 1 项。他于 2004 年获得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奖、国家 973计划先进个人奖。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 HgCdTe )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a.发展太阳能电池的态势b.加强核心技术研发c.发展产学研联盟 d.加强政府引导。

第二场:10月08日15:00

  目:情景感知计算
报告人:顾君忠 终生教授
  间:10月08日15:00
  点:信息楼一楼147室
报告人简介:
顾君忠  1949年11月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技术研究室主任、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系统分析与集成、计算机软件及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1997年“宝钢3期改造二热轧微机支持系统”项目获得上海市产学研成果二等奖,1999年“mp3数字随身听研制与开发”项目获得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工程项二等奖,2001年“外国文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上海市教委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3年“无线局域网中的信息安全保护及漫游”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报告内容简介:
介绍情景感知计算方面的研究背景以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三场:10月31日 13:30

  目:Modern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报告人:Ching Y. Suen教授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士
  间:10月31日13: 30
  点:信息楼一楼147室
报告人简介:
Ching Y. Suen教授是IEEE Fellow (国际电子电工学会会士), IAPR Fellow (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院士),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是模式识别领域杰出的国际著名科学家,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活跃的华人科学家。个人主页:http://www.cenparmi.concordia.ca/CENPARMI/fr1.html
报告内容简介:
Pattern recognition is a very activ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t involves the digitization of images and objects, their processing by the computer, extraction of salient features, and sophisticated clustering and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This talk summarizes the modern methods involve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face recognition, palm print recognition, and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The latest results on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will also be presented.
 
软件学院

10月15日15:30

  目:程序的静态验证和程序运行的正确性
报告人:周巢尘 院士
主持人:陈仪香教授
  间:10月15日15:3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4
报告人简介:
周巢尘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期间,研读数理逻辑,师从胡世华院士。60年代末转入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系统的研制。自70年代中期,致力于程序设计方法学的研究,特别是形式化方法的研究。形式化方法建立了软件工程的数学基础,倡导软件设计和开发的严格方法及工具,以期软件工程最终跻身于现代工程科学行列。形式化方法已逐渐被软件工业界所采用,特别是用于严格安全系统的研制。80年代,主要从事分布式系统的研究。90年代,从事实时系统研究。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报告内容简介:
理想情况下,一个验证过的程序在任何机器上经过任何编译器编译运行,总能得到正确结果。但是现实中并不总是如此,特别是涉及到浮点运算的计算。因此,符号化的模型检测算法和数值程序验证的抽象技术等手段受到人们重视.本报告将解释这些技术的意义和概念,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数学系

10月17日10:00

  目:现代飞行器控制的几个科学问题
报告人:黄琳 院士
主持人:汪志鸣教授
  间:10月17日10:00
  点:闵行数学系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黄琳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工学院,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著名的控制论专家, 长期从事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的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1. 阐述飞行器控制所受的物理学上的支配;2. 讨论由运动复杂性需求而提出的多作动器动态配合问题和异类传感器在需要经过信息融合情况下由测量重构系统状态的问题;3. 飞行器系统本身存在的各种运动模式之间的耦合;4. 阐述关于多目标间的折衷, 强时变, 强非线性的问题. 最后阐述从飞行器实际需求提炼问题进行研究, 将不仅对飞行器本身十分重要而且将会有力推动控制科学的发展。
 
物理系

第一场:10月21日9:00

  目:冷原子光钟
报告人:马龙生 教授
  间:10月21日9:0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4
报告人简介:
马龙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196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长期从事精密激光光谱学及激光稳频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在国内外取得了多项创新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他所研制的调制转移光谱激光稳频技术或美国国家专利。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的许多项目。研制的“可见区多种波长He-Ne激光器”,获199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光外差分子光谱和精密激光光谱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教委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及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光外差分子光谱和精密激光光谱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2001年应国际标准局(BIPM)邀请,主持光学频率梳状信号发生器研制,并应用于光频率测量和对世界各国光学频率标准进行绝对频率校正。这项研究工作得到国际计量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在JILA从事两台独立飞秒激光之间的同步与锁相工作,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飞秒激光器间的锁相,并观察到两台飞秒激光器间的干涉和光脉冲合成效应。相应结果发表在Science 293, 1286 (2001)等。在同期Science 发表的评论文章,称它为超短光脉冲的产生和合成开拓了崭新的研究领域,是超快物理研究的重大突破。2003年应BIPM与及NIST邀请,携自行研制的飞秒光梳赴法国及美国进行比对测试及合作研究,获得新的突破,有关光学频率合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303, 1843 (2004)。其领衔完成的《光场时-频域精密控制的研究》项目,被载入2005年诺贝尔物理奖公告资料,且得到诺贝尔获奖者、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在演讲中的高度评价,同时应邀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报告内容简介:
有关冷原子光钟的研究内容。

第二场:10月21日15:00

  目:Social models of adaptive networks
报告人:Thilo Gross 教授 (德国)
  间:10月21日15:0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10
报告人简介:
Thilo Gross教授是国际著名复杂网络理论物理学家,出版了两本专著“Adaptive networks: Theory,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及 “Population dynamics: General results from the local dynamics”. 在高档学术期刊PNAS及Phys.. Rev. Lett.上发表了十余篇 论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为德国Max-Planck Institute的教授。
报告内容简介:
Thilo Gross教授的研究小组在复杂网络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次报告将对他们的成果做一介绍。报告内容涉及生物基因网及社会网络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流行病检测的应用。
 

第三场:10月24日09:00

  目:Heat conduction in nanostructures
报告人:李保文 教授 (新加坡)
  间:10月24日9:0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1014
报告人简介:
李保文教授是国际著名非线性理论物理学家,他是低维热传导的世界权威。他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其中包括十六篇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31篇物理评论,论文被引用1000多次。由于他在非线性物理和热传导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他获得了海外华人物理学会颁发的2004/2005 亚洲成就奖。2005年度的新加坡国家科学奖。他还获得2004年度新加坡国防科技局的淡马锡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度新加坡国立大学青年科学家奖。
报告内容简介:
李保文教授的研究小组在热传导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次报告将对他们的成果做一介绍。报告内容涉及纳米系统中热传导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纳米网络中非对称检测的应用。

第四场:10月24日10:00

  目:一维关联电子系统的自旋控制
报告人:吴长勤 教授
  间:10月24日10:0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1014
报告人简介:
吴长勤教授是复旦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为复旦大学物理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高档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论文,其中Phys.. Rev. Lett.上3篇。
报告内容简介:
一维关联电子系统有别于高维体系,存在许多特别的性质.最典型的就是自旋-电荷分离现象。在高维的关联电子系统,Landau的Fermi液体理论告诉我们,多体系统的激发均具有单粒子激发相同的量子数,其寿命也相对较长,即具有准粒子的特性。但在一维系统,情况完全不同,Fermi液体理论完全失效,取而代之的是Luttinger液体理论,其重点就是不再具有准粒子的激发,而是具有自旋-电荷分离特性的集体激发。这一理论的提出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实验的确认只是最近10年才有一些非直接的证据。因此,如何使实验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奇妙的量子现象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自旋电子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利用并控制自旋流。一维关联电子系统天生具有自旋-电荷分离的特质,利用这一特性到自旋电子学领域是一自然的思路。本工作就是利用一维关联电子系统的自旋-电荷分离这一特性,深刻理解自旋流传输的条件,提出利用当前快速发展的冷原子技术,模拟一维强相互作用的Hubbard模型,调控自旋依赖的电子跃迁强度,通过多体动力学演化的数值计算方法,实现了对自旋流的可控性。
 
资环学院

第一场:10月15日13:30

  目:长江与尼罗河三角洲地理环境与新石器文明起源的关系
报告人:陈中原教授
主持人:陈振楼教授
  间:10月15日13:30
  点:中山北路校区自然地理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陈中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美国Smithsonian研究所博士后,紫江学者、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学。1996年“长江三角洲沉积地貌环境演变”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8年“长江三角洲风暴沉积与环境演变”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报告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当前三角洲环境演变特征和新石器文明起源的关系。注重讨论河口三角洲对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机理。通过对长江和尼罗河三角洲的对比研究,提出三角洲沉积发育模式,以及气候海平面对三角洲成因的作用。同时,剖析这两个三角洲新石器人类文明的起源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反映,对当前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场:10月15日14:40

  目: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色和影响
报告人:宁越敏教授
主持人:陈振楼教授
  间:10月15日14:40
  点:中山北路校区自然地理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和华东师大、上海社会科学院双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规划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并参与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研究》主编,《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城市规划》、《经济地理》等杂志编委。代表著有《中国城市发展史》(第一作者,1994),《城市地理概论》(第二作者,1983),《城市地理学》(第三作者,1997),在国内外发表80多篇论文。
报告内容简介:
城市地理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最近的三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报告主要评述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城市体系和城市经济与社会地理的研究进展。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起飞导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转型,这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通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城市地理学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特别是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场:10月14日13:30

  目:原生动物细胞及微管细胞骨架的研究
报告人:顾福康 教授
  间:10月14日13:3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顾福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原生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报告内容简介:
报告对原生动物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内容涉及原生动物细胞结构的多样性,细胞运动与取食及取食结构的多样性,细胞微管骨架的分化及其细胞调控的研究等多个方面。
 

第二场:10月15日13:00

  目:COUP-TFII, an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in Vascular Development and Angiogenesis
报告人:Sophia Tsai 教授
主持人:翁杰敏 教授
  间:2008年10月15日13:00
  点:闵行校区实验B楼307
报告人简介:
Sophia Tsai 博士1969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化学系,现任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终身教授,2002年获得Michael DeBakey医学博士杰出研究贡献奖。Sophia Tsai教授担任Molecular Cellular Biology,Molecular Endocrinology,Endocrinology,Gene Therapy,Nucleic Acid Research,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PNAS,Endocrine Review等多种学术杂志的编委。Sophia Tsai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基因表达调控、分化与发育生物学、结构及功能的转录因子研究等,已在Nature, Cell, Science, Mol. Cell. Bio, Genes and Development等杂志上发表文章200多篇。
报告内容简介:
COUP-TFⅡ是细胞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孤儿受体,其内原相对应的激素至今尚未被发现,通过基因敲除小鼠实验,Sophia Tsai领导的实验室发现了COUP-TFⅡ在胚胎发育、心血管系统形成、肾功能、生殖与肥胖等方面都由重要作用。其研究发现COUP-TFⅡ在静脉内皮细胞高表达。COUP-TFⅡ敲除小鼠死于发育早期的心脏发育和血管形成缺陷。通过对COUP-TFⅡ敲除小鼠杂合体的研究发现雌性杂合体小鼠生殖功能低下,卵巢发育不全,表明COUP-TFⅡ在生殖系统中的重要性。此外,COUP-TFⅡ杂合体也存在心脏发育缺陷,其表型性状与人类先天性膈疝极为相似,这一成果为在先天性膈疝病人中答定COUP-TFⅡ突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场:10月15日14:00

  目:Bone, fat and muscle: Tipping the balance with COUP-TFII
报告人:Ming-Jer Tsai 教授
主持人:翁杰敏 教授
  间:2008年10月15日14:00
  点:闵行校区实验B楼307
报告人简介:
Ming-Jer Tsai早年获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博士学位,现为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终身教授,C. C. Bell荣誉教授。至今已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多次荣获奖励,是美国多种国际刊物的编委,Molecular endocrinology的副主编,在细胞核激素受体和发育的遗传调控领域享有盛誉。
报告内容简介:
COUP-TFs(COUP-TFⅠ和COUP-TFⅡ)是细胞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孤儿受体,COUP-TFs的发现源于我们实验室对Ovalbumin基因的转录因子的研究,为了深入了解COUP-TFs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建立了COUP-TFs的基因敲除小鼠,结果表明COUP-TF在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继之研究发现COUP-TFⅡ通过调控hedgehog信号通道影响胃和子宫的生长发育。COUP-TFⅠ敲除小鼠胚胎发育基本正常,但小鼠出生后在数小时内死亡,研究结果表明COUP-TFⅠ为脑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必需。此外,COUP-TFs的突变或异常表达还与几种人类疾病相关,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该讲座还将介绍COUP-TFⅡ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第四场:10月28日13:30

  目:水产动物营养及其食品安全
报告人:陈立桥 教授
  间:2008年10月28日13: 3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陈立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水生动物营养学”和“种质遗传学”的教学与研究。作为负责人已承担了39项课题,成果曾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著作二部。曾应邀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奥本、夏威夷大学和澳大利亚弗林达斯(Flinders)大学等从事合作研究。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和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报告内容简介:
本讲座在全面总结我国十余年水产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今后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评估了制约我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对今后水产营养需要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主要领域提出了建议,讨论了在水产养殖增产、增效上我国的饲料工业应该如何与之相适应。针对饲料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饲料工业今后发展必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与此同时,讲座还对水产养殖产品的安全事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事故产生的成因,分析了哪些因素直接与水产饲料的生产、使用有关,并提出了通过规范水产饲料水产与使用,来保证水产养殖产品的安全。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第一场:10月08日14:00

  目:外来物种在生态建设工程中的作用探讨
――以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九段沙生态工程中的作用为例
报告人:陆健健 教授
主持人:陈沈良 教授
  间:2008年10月8日 14:00
  点:中山北路校区自然地理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陆健健,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从美国获得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的生态学家;我国第一本湿地专著《中国湿地》的作者;为开创和推动我国湿地生态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多年来一直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已培养博士10多人,硕士近30人;出版学术著作9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国际合作,国家科技部,基金会和地方政府科研项目20多项,荣获省部级一、二等奖五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服务功能评估与价值化;以及湿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恢复与重建。
报告内容简介:
10年前笔者在陈吉余院士领衔的长江口首项生态建设工程―“九段沙生态工程”中负责种青促淤引鸟,为了使该生态工程与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同步发挥效用,大胆引种了外来物种 �C 互花米草。该项生态工程取得了预期效果,在浦东国际机场的鸟击防范工作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民航机场“生态驱鸟”的范例。但互花米草的引种却带来了一些非议,个别学者还因此给该生态工程带上了破坏“长江口生态”的帽子。
笔者引用上海市科委近期结题的“上海市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上海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及其效应”等课题中的数据发现九段沙上引种的互花米草的5大生态效应:(1)10年间促淤使该区域潮间带面积增加了近5倍(比芦苇快400%);这些面积已成了草间带植物,底栖生物,鸟类,昆虫等生物的栖息地,大大增强了九段沙的生物保育功能;(2)其中鸟类的主要饵料 -- 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增加了300%和数量增加高达600%;(3)湿地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增加量是同类型的崇明东滩的2倍以上;(4)鱼类,昆虫等其他生物类群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5)九段沙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也也成倍增加;上述数据证明九段沙生态工程中引种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不仅没有破坏生态,也没有影响长江口的生物多样性。互花米草是一种能在长江口生态建设工程应用的优良工程物种。
笔者由此也探讨了其他外来物种在生态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和命运:如:用于湖泊水质净化的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用于南方促淤保滩的无瓣海桑 Sonneratia apetala等。建议加强对这些外来物种在“生态建设工程”使用中的管理,而不是一概排斥,甚至以“出身成分”论事。
 

第二场:10月15日14:00

  目:长江口风暴冲淤预测模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报告人:丁平兴 教授
主持人:陈沈良 教授
  间:2008年10月15日 14:00
  点:河口海岸大楼三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丁平兴,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5年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计划,1995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994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9月起担任我校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后担任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长、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海洋学会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资源环境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等;《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国际学术刊物编委、《Acta Oceanologica Sinica》、《China Ocean Eng.》等8种国内核心刊物编委。
较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和河口海岸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在近岸海浪的传播、变形、辐射应力与波生流、波-流与泥沙输运、典型河口冲淤灾害预测技术、陆-海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长江口几乎每年都有台风过境,据统计影响浙东沿海的台风每年平均达6.5次,其中对长江口有影响的台风每年平均2.3次。由于风暴产生的大浪对浅海海床造成剧烈的扰动,因此风暴期间尤其是台风过境,将使河口下段水体沙量剧增,从而造成出海航道的骤淤。历时上不乏风暴骤淤使出海航道变浅,严重影响通航的记录,因而研制长江河口风暴冲淤预测模型意义重大。
通过近十年持续努力,研制了长江河口风暴冲淤预测模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台风场模型、波浪模型、复合流场模型、盐度模型、全沙输运模型、冲淤演变模型,以及两个子模型(波流共同作用底边界层模型和底质分层起动模型)组成。台风场模型采用对称风场模式并考虑背景风场影响,为波浪和流场提供风场驱动;波浪模型采用适合于河口海岸地区的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模型,为流场模型和波流底边界层模型提供波浪参数;复合流场模型由我们独立研制,包括风暴潮、天文潮、径流、波生流等,可为盐度及泥沙的计算提供动力场;盐度模型主要提供悬沙絮凝沉降的盐度参数;全沙模型包括悬沙和底沙输运计算;波流共同作用底边界层子模型为流场和全沙计算提供实际底部切应力;底质分层起动子模型用于全沙计算中较为合理的刻画底质起动情况;冲淤演变模型分别计算由悬沙和底沙引起的地形变化。
 
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

10月08日9:30

  目:大脑神经信息编码
报告人:林龙年 教授
  间:2008年10月08日9:30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10
报告内容简介:
学习、记忆等高级脑功能是大脑在神经元网络水平发生的动态过程,研究神经元网络中群体神经元的编码规律,是揭示大脑学习记忆等功能原理的关键环节。运用在体多通道记录技术,可在动物清醒,自由活动的状态下,同时观察、记录大脑局部区域几十乃至上百个神经元的活动状况,因此可作为分析群体神经元在网络水平编码机制的有力工具。海马和杏仁体是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的最重要的两个皮层下结构。海马在陈述性记忆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海马被毁的动物,其短时记忆和已有的长时记忆均保持正常,但却不能把新的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而杏仁体在动物个体的恐惧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杏仁体受损的动物在威胁性环境中不再产生恐惧反应。报告将介绍目前国际脑科学前沿在体多通道记录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运用这一技术对海马、杏仁体等与学习记忆功能相关脑结构研究的进展。重点讲述海马“窝概念”脑细胞的活动特点和编码特性,以及杏仁体先天性恐惧刺激相关神经元的活动规律。
 
 
 

第二部分:院系级学术报告

  目: 长江河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何人类活动的响应
报告人:李道季 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22日 14:00
地  点:河口海岸大楼东202教室
 
  目: 上海滩涂湿地可持续发展
报告人:张利权 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29日 14:00
地  点:河口海岸大楼东202教室
 
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
题目:海马神经元网络GABA活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报告人:Dr. Peter Somogyi [牛津大学,英国]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9:10-9:40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题目:视皮层行波介导的远程上下调节
报告人:Dr. Zhiru Wang[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9:55- 10:15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题目:青年和老年联合学习机制
报告人:Dr. John Disterhoft[西北大学,美国]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10:40-11:10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题目:记忆的神经网络机制
报告人:Dr. Joe Z. Tsien[乔治亚医学院,美国]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11:25-11:55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题目:猴大脑认知活动的成像研究
报告人:Dr. Roger Tootell[麻省总医院放射科,美国]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13:00-13:30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题目:脑认知障碍患者的异常小世界脑网络
报告人:Dr. Tianzi Jiang[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13:45-14:15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题目:清醒猴大脑皮层成像动力学成像研究
报告人:Dr. Zhiyong Yang[乔治亚医学院,美国]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14:40-15:10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题目:知觉学习的神经机制
报告人:Dr. Li Wu[北京师范大学]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15:25-15:55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题目:基于突出可塑性的大脑训练
报告人:Dr. Michael Merzenich[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
时  间:2008年10月21日16:10-16:30
地  点: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新药创制研究院
题目:Involvement of TTX-resistant Na+ current and PKC in the action of GHRH on primary cultured somatotropes from GH-GFP transgenic mice
报告人:Chen Chen教授 [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
时  间:2008年10月18日8:1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8
 
题目:Treatment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with Local Expression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报告人:Gary G. Deng [Lilly Research Laboratories,美国]
时  间:2008年10月18日9:1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8
 
题目:新药创制研究院研究概况
报告人:刘建宁 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8日9:15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8
 
物理电子学分会场
题目:激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实验室平台建设介绍
报告人:唐晓东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5号 13:00-16:00
地  点:信息楼一楼147室
 
题目:电场控制物质磁学性质的方法探讨
报告人:段纯刚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5号 13:00-16:00
地  点:信息楼一楼147室
 
题目:宽禁带薄膜材料的固体光谱学评价
报告人:胡志高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5号 13:00-16:00
地  点:信息楼一楼147室
 
计算机分会场
题目:生物特征识别的新形式:脑电信号
报告人:孙仕亮 副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5号 13:00-15:00
地  点:信息楼一楼会议室
 
题目:多资源动态调度与配置仿真优化模型和方法研究
报告人:王肃
时  间:2008年10月15号 13:00-15:00
地  点:信息楼一楼会议室
 
生命科学学院
  目:药用蛋白PEG修饰研究进展
报告人:吴自荣教授
时  间:10月7日13:3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资环学院(老生物馆)321室
 
  目:脑功能的可塑性
报告人:孙心德教授
时  间:10月21日13:3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资环学院(老生物馆)321室
 
系列之一: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系列学术报告
  目:可佩戴医疗监护终端及其辅助服务系统
报告人:董军
主持人:董军
时  间:2008年10月8日下午1:30-2:0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常见医学图像及其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报告人:曹桂涛
主持人:董军
时  间:2008年10月8日 下午2:00-2:30
地  点:数学馆201
 
题  目:计算机辅助医学信号处理
报告人:陈伟婷
主持人:董军
时  间:2008年10月8日 下午2:45-3:15
地  点:数学馆201
 
  目:计算机辅助心电图异常识别与分类方法
报告人:王丽苹
主持人:董军
时  间:2008年10月8日 下午3:15-3:45
地  点:数学馆201
 
系列之二: 海量计算系列学术报告
  目:不确定性数据管理及其挑战
报告人:金澈清
主持人:周傲英
时  间:2008年10月9日上午9:00-9:3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宽表数据管理
报告人:钱卫宁
主持人:周傲英
时  间:2008年10月9日上午9:30-10:0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数据服务技术
报告人:王晓玲
主持人:周傲英
时  间:2008年10月9日上午10:00-10:3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人性化多媒体计算
报告人:罗��哉
主持人:周傲英
时  间:2008年10月9日上午10:30-11:0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high availability in distributed computing
报告人:曾大聃
主持人:周傲英
时  间:2008年10月16日上午9:00-9:3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科学数据管理
报告人:赵慧
主持人:周傲英
时  间:2008年10月16日上午9:30-10:0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软件工程数据处理
报告人:宫学庆
主持人:周傲英
时  间:2008年10月16日上午10:00-10:3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海量计算技术的发展
报告人:周傲英
主持人:周傲英
时  间:2008年10月16日上午10:30-11:00
地  点:数学馆201
 
系列之三:数字娱乐系列报告
  目:人机接口技术
报告人:伍品芳
主持人:王长波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30-2:0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视景仿真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王长波
主持人:王长波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2:00-2:30
地  点:数学馆201
 
  目:计算机人体动画的新进展
报告人:高岩
主持人:王长波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2:30-3:00
地  点:数学馆201
 
统计与精算分会场
  目:On Distribution Weighted Partial Least Squares with Diverging Number of Highly Correlated Predictors
报告人:朱利平
主持人:张日权
时  间:2008年10月8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三教109报告厅
 
  目:Optimal Dynamic Portfolio Selection for Insurers with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报告人:吴述金
主持人:张日权
时  间:2008年10月8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三教109报告厅
 
  目:回归模型的发展
报告人:张日权
主持人:张日权
时  间:2008年10月8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三教109报告厅
 
金融贸易分会场
  目:我国跨境金融资本流动研究
报告人:黄济生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WTO与气候变化:新的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报告人:杨来科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经济开放、资本流动与金融集聚
报告人:殷德生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税制环境探讨
报告人:曹雪琴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本币升值、国内物价与金融稳定
报告人:罗忠洲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全球性通货膨胀下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
报告人:潘志斌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浅析铸币税、国际铸币税及通货膨胀税认识与测算中的几个误区
报告人:聂  丹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 行为金融研究方法的拓展及其局限
报告人:陆剑清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门户网站的竞争策略研究
报告人:毛晶莹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评点中国金融货币政策:现状、问题与展望
报告人:蓝发钦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报告人:岳  华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我国构建黄金定价权战略研究
报告人:周洁卿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目:我国应对国际反补贴措施的研究
报告人:华  俊
主持人:葛正良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下午1:00
地  点:闵行校区一教106报告厅
 
资环学院
地理系分会场
目:崇明岛生态数据共享系统建设
报告人:吴建平 教授
主持人:郑祥民 教授,地理系主任
时  间:10月22日13:30 -- 16:3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自然地理楼一楼报告厅
 
: 苏州澄湖地貌演化与人类响应---从史前到现在
报告人:戴雪荣 教授
主持人:郑祥民 教授,地理系主任
时  间:10月22日13:30 -- 16:3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自然地理楼一楼报告厅
 
: 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研究
报告人:毕春娟 副教授
主持人:郑祥民 教授,地理系主任
时  间:10月22日13:30 -- 16:3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自然地理楼一楼报告厅
 
: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情景分析
报告人:王军 副教授
主持人:郑祥民 教授,地理系主任
时  间:10月22日13:30 -- 16:3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自然地理楼一楼报告厅
 
环科系分会场
  : 岛屿生物地理学新进展
报告人:陈小勇 教授
主持人:达良俊 教授,环科系主任
时  间:10月22日14:0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地理馆333教室
 
  : 微污染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及案例分析
报告人:何国富 副教授
主持人:达良俊 教授,环科系主任
时  间:10月22日14:0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地理馆333教室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简介及其应用概述
报告人:赵雅萍 副教授
主持人:达良俊 教授,环科系主任
时  间:10月22日14:0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地理馆333教室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四环素抗药菌和抗药基因
报告人:张明 副教授
主持人:达良俊 教授,环科系主任
时  间:10月22日14:00
地  点:中山北路校区地理馆333教室
 
报告题目:上海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报告人:赵小平 副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  13:00-16:30
地  点:数学系报告厅
 
报告题目:ICME11及其带来的思考
报告人:李士�W 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 13:00-16:30
地  点:数学系报告厅
 
报告题目:视频案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
报告人:鲍建生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 13:00-16:30
地  点:数学系报告厅
 
报告题目:谈谈统计素养的培养
报告人:李俊 副教授
时  间:2008年10月15日  13:00-16:30
地  点:数学系报告厅
 
报告题目:Regularity Theory of Oblique Derivative Problems of Quas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报告人:Prof Gary Lieberman,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时  间:2008年10月16日  15:00
地  点:数学系报告厅
 
报告题目:Front dynamics and entire solutions to reaction-diffusion Equations
报告人:Prof Yoshihisa Morita, Ryukoku University, Japan
时  间:2008年10月23日  15:00
地  点:数学系报告厅
 
报告题目:具有常曲率的Finlser度量
报告人:周林峰 讲师
时  间:2008年10月22日   14:00
地  点:数学楼报告厅
 
功能磁共振专场
  : 用于核磁图像处理的去噪和增强综合算法
报告人:吴云
主持人:李鲠颖 教授
时  间:10月15日13:00
地  点:上海市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会议室
 
  : 聚乙二胺交联聚合物降解机制的核磁共振和模拟研究
报告人:隋鹏帅
主持人:李鲠颖 教授
时  间:10月15日13:00
地  点:上海市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会议室
 
  : 去运动伪影自导航快速自旋回波在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上的初步实现
报告人:陈伟波
主持人:李鲠颖 教授
时  间:10月15日13:00
地  点:上海市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会议室
 
  : 磁共振成像的正交线圈数字合成方法研究
报告人:宁瑞鹏
主持人:李鲠颖 教授
时  间:10月15日13:00
地  点:上海市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会议室
 
  : 基于DSP技术的任意梯度波形发生器
报告人:雷都
主持人:李鲠颖 教授
时  间:10月15日13:00
地  点:上海市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会议室
 
  : 一种校正弥散张量成像涡流失真的新算法
报告人: 李建奇
主持人:李鲠颖 教授
时  间: 10月15日13:00
地  点: 上海市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会议室
 
  :具有模拟预加重的梯度波形发生器
报告人:戴��栋
主持人:李鲠颖 教授
时  间:10月15日13:00
地  点:上海市功能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会议室
 
精密光谱专场
  : Single-photon generation based on NE 8 color centers
报告人:武愕
时  间:10月20日10:00
地  点:中山北路小区理科大楼A504
 
: Polarization-encoded one-way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in long-distance fiber
报告人:吴光
时  间:10月20日11:00
地  点:中山北路小区理科大楼A504
 
: XUV femtosecond comb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precision measurement
报告人:吴健
时  间:10月21日11:00
地  点:中山北路小区理科大楼A504